【編者按】:為推動我省學前教育教學科研成果轉化,交流各地推進學前教育發展的典型經驗做法,宣傳學前教育典型案例、優秀教育教學成果和先進人物事跡,經研究,將面向各地市征集成熟材料,用于宣傳推廣。
緣起
我的如意小“蒜”盤
幼兒園地里的各種農作物紛紛成熟,我們迎來了一個小小的豐收熱潮,我們負責的大蒜也成熟了,在大蒜的吸引下,小朋友們的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:
“前幾天不是剛剛收獲了蒜苗么?我記得也是在這里收獲的?!薄八饷缒鞘侨~子,大蒜是在土里的,應該是種子吧!”“成熟了的應該是果實!”
“我覺得蒜好臭??!”“還辣的呢,小朋友不能吃!”“我媽媽炒菜就放蒜,我吃過,味道怪怪的?!薄拔覀優樯兑赃@個?”“媽媽說對身體好!”
“我們啥時候種的大蒜來著?”“我記得好久好久之前了吧,好像是冬天,還冷冷的?!薄安粚Σ粚?,是秋天種的!”
面對好奇好問的孩子們,我們班級老師們開始思考:
要怎么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呢?怎樣的課程才更具有研究價值呢?
經過研究對比和思考以后,我們發現“大蒜”這種具有特殊氣味的蔬菜具有研究價值,我們期待課程結束的時候孩子們可以有一些改變。于是,我們的有關大蒜的探究旅程開始了......
1”成“蒜”在心——了解幼兒的前期經驗
在決定給孩子們開展有關大蒜的課程以后,我們老師先研究學習了有關大蒜的相關知識,并且組織了一次小朋友們的“討論大會”,把大家針對大蒜的問題做了簡單的了解,并且調查了解了孩子們對于大蒜有哪些好奇點。
我見到的大蒜有紫色皮的還有白色皮的。大蒜為啥臭臭的,媽媽還總會用它來做菜?2能掐會“蒜”——探秘大蒜
我們開展了一場“大蒜知多少”的大蒜知識講堂,小朋友們的疑問大部分都在這堂課上解決了。
“大蒜為什么臭臭的?”(這是小朋友們最好奇的)
因為大蒜中含有一種叫做大蒜素的物質,不僅臭臭的還有辛辣的味道。
“大蒜是果實還是種子?”
我們吃的是根莖,蒜的種子在蒜薹的花苞里面,蒜瓣是具有再生繁殖能力的根莖,所以我們種植蒜瓣也可以收獲大蒜。
大蒜外形、食用價值
蒜苗可以炒蛋、炒菜。
蒜苗還有個兄弟叫蒜苔,也可以吃。我們發現:大蒜外面白白的,有的是紫色的,大蒜是一瓣一瓣的,大蒜是有臭臭的味道的,但是卻可以殺菌對身體好。3精打細“蒜”——大蒜種植
“我們是什么時候種的大蒜呢?”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吧!
探索種植
為了方便小朋友們觀察,去年秋天我們還在班級的植物角里種植了大蒜,除了土培以外,我們還水培了大蒜。小朋友們還在觀察記錄表上記錄了大蒜的成長過程。
觀察記錄
在大蒜長出蒜苗后,我們還收獲了一次蒜苗。
分享小朋友們一起分享了自己培育大蒜的發現和經驗,水培、土培大發現:
1.水培比土培發芽要快。
2.水培更臭,水都是臭臭的。
3.土培成活率高、活的久。
4.土培的葉子更寬更好。
5.要想大蒜長得好就要多曬太陽多澆水。
4.神機妙“蒜”——大蒜美食匯
回憶起去年的事情,小朋友們一下子打開了記憶的大門,曉語說:“你們還記不記得我們臘八節腌制的臘八蒜?”小朋友們紛紛響應,“老師老師,我們的大蒜剛剛豐收可不可以腌制?”
新下來的蒜要腌“糖醋蒜”會好吃,我們決定一起嘗試看看,小朋友們可開心了,組成了“扒蒜小分隊”、“晾曬小分隊”、“加工小分隊”。
一起動手制作吧!
剝蒜小分隊出動:
朱明語:“剝大蒜的手有一些黏黏的?!?/span>
馬競涵:每一個蒜瓣都有小尾巴。
張楚晨:我們需要完整的一頭蒜,不需要把蒜瓣掰開。
剝蒜的樂趣晾曬小分隊:洗干凈大蒜,用鹽水泡4小時后晾干。加工小分隊:熬制湯汁、密封保存。經過這些天對大蒜的探索旅程,小朋友們了解了許多大蒜的知識、知道了大蒜的成長過程、還自制了大蒜美食,許多小朋友回到家與爸爸媽媽也一起進行了更多美食的研發。
美食大研發
學會觀察幼兒的一言一行,支持幼兒的想法。在種植過程中,兒童一定有各種各樣的奇思妙想,當他們可以表達、交流這些想法時,他們就會表現得更加積極主動。所以,活動中傾聽幼兒的想法很重要。需要我們注意到兒童的興趣、言行、思想、困惑,注意到他們是否需要支持,什么時候需要支持,需要什么樣的支持。
順應兒童的興趣和需要。在種植活動中,兒童非常關心播種、發芽、長高、開花、結果、收獲這些與種植有關的問題。也關心挖地、澆水、捉蟲這些與種植有關的活動,圍繞各種與種植有關的工具產生豐富的探究活動,種植園似乎也是一個社交場所。
教師與兒童一起在種植中經歷“蛻變”??v觀本次種植活動,每一步都在連線、織網,最后慢慢構成真正意義上的從幼兒園“長出來”的課程。當兒童真正成為幼兒園種植活動的主人,幼兒園的種植活動一定會煥發出生機和活力,精彩的活動一定會層出不窮。